還原詩圣為真實的“人”,北京人藝《杜甫》再登首都劇場
唐玄宗天寶年間,杜甫與詩友李白、高適同游汴梁。單父臺斗詩游樂之際,安史之亂突起,3人命運從此轉(zhuǎn)折。杜甫懷抱慷慨之志奔赴長安,然而數(shù)年來仕途失意,幾經(jīng)浮沉……
10月17日,“大戲看北京”2023展演季參演劇目《杜甫》登臺首都劇場?!抖鸥Α酚晒鶈⒑昃巹。T遠征導演,馮遠征、楊明鑫、孫驍瀟等主演,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近年來創(chuàng)排的一部重要歷史大戲,目前已是第四輪上演。
《杜甫》是郭啟宏在“文人三部曲”《天之驕子》《李白》《知己》之后再次把視角對準文壇巨擘,近20年間,他數(shù)易其稿?!抖鸥Α愤x取了杜甫從“安史之亂”到最終離世的人生軌跡,在刻畫他作為偉大詩人一面的同時,也把他還原為一個真實的“人”,他并非只有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,也有與嚴武、高適、李白、蘇渙等人之間充斥著相聚離散、喜悅爭執(zhí)的友誼,以及飽經(jīng)離亂困頓而不改節(jié)的執(zhí)拗樂觀,種種情緒立體而豐滿。
那些流傳至今的詩篇,是當代人關于杜甫最初也最主要的了解,話劇《杜甫》選取了《望岳》《旅夜書懷》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等杜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,透過文字追尋人物的心境?!皠≈杏泻芏辔难晕模挥醒輪T讀懂了,才能傳遞出準確的意思?!瘪T遠征說。在這部作品創(chuàng)排初期,劇組用了12天時間將劇本通讀24遍之后,才開始“下地”排練。作為導演,馮遠征明確要求演員不要把詩念成詩,而要說成話,“把詩歌韻律中的動作性演出來”,讓角色既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,又富有歷史劇獨有的古典意蘊,配合線條明晰、寫意通透的舞美設計,舞臺上詩性盎然,雅致雋永。
這一次重回舞臺,《杜甫》在保留大部分原班人馬的基礎上,也有新的演員加入,隨之帶來了新的靈感、新的調(diào)整。不斷增加的演出場次對劇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“我們必須讓角色更加豐滿。”馮遠征說。以自己為例,剛開始演出時,飾演杜甫的他“更多的是想怎么演人物的痛苦、悲壯,現(xiàn)在更多的是演他的判斷、思考、內(nèi)心基點,他為什么能夠在此時此刻說起這首詩,要從杜甫的內(nèi)心來找到依據(jù)?!迸c此同時,他欣慰地看到青年演員們隨著《杜甫》的持續(xù)演出不斷成長,新老結合的陣容體現(xiàn)著北京人藝不斷線的舞臺傳承。
據(jù)悉,《杜甫》本輪演出將持續(xù)至11月2日。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